宝宝牙齿脱落,原来是奶瓶龋搞的鬼
文章导读:宝宝乳牙的钙化程度低,在患龋后病情进展快速,而且破坏面积大。乳牙龋坏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情绪,还会影响进食,导致营养跟不上甚至影响颌面部发育,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并预防龋齿。...
好好的一口乳牙,怎么说蛀就蛀了呢?好多宝妈都搞不懂原因,了解后才知道,宝宝的乳牙钙化程度低,而且乳牙龋坏大部分是因为“奶瓶龋”造成的。什么是奶瓶龋?奶瓶龋有哪些危害?如何预防?一起来了解下吧!
什么是奶瓶龋
奶瓶龋是指宝宝在睡觉时一直吸吮奶嘴引起的蛀牙,主要表现为上排门牙及相邻的牙齿出现大面积的龋坏。很多人误以为“奶瓶龋”就是因为使用奶瓶喂养引起的蛀牙,其实并不是。
造成奶瓶龋的原因
1、不正确的喂养方式:长时间高频率的喂养,或是给宝宝喂养含糖量高的果汁饮料,都比较容易引起奶瓶龋。
2、忽视乳牙清洁:不少宝宝都是含着奶瓶直接入睡,口腔内的奶渍和细菌经过一夜的发酵,很容易侵蚀乳牙,引起龋坏。
在发现宝宝乳牙有龋坏的迹象后,不少家长都是抱着“乳牙坏了就坏了,反正会长新的”这种错误想法,其实奶瓶龋的危害还是很大的。
奶瓶龋的危害
1、引起牙神经发炎:轻则影响宝宝情绪,变得哭闹不止、夜晚无法入睡;重则不想吃饭,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。
2、干扰进食和颌面部生长:宝宝乳牙龋坏后,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,开始变得挑食,导致营养吸收不全。而且咀嚼肌缺乏足够的锻炼后,会影响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。
因此,预防奶瓶龋很重要,比如尽早戒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;及时帮助宝宝清洁牙齿;培养宝宝养成正确刷牙的习惯。总之,牙齿被龋坏后是不会自行痊愈的,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,还是要早预防早治疗。在宝宝长出**颗乳牙后,家长就可以带宝宝到定期到口腔门诊做检查了。